学校要闻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学校要闻 > 正文

教师本色是书生——保定七中举行干部读书论坛会(三)

作者编辑:保定七中 点击次数:1057次

       秉承教育初心,争做激情教师,为进一步激发保定七中教师的读书兴趣,促进教师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向着“团结奋进、守正创新、求真求实、大气大为”的目标迈进,利用假期之余,1月21日,保定七中举行了以《教师本色是书生》为主题的干部读书论坛会,学校领导班子以及留村中学校长和部分教师参加了本次论坛。

      吕金起校长作为本次论坛的读书领路人,带领着我们徜徉在文山书海,在读书中探寻教育的真谛,在行走中遇见更好的自己,让阅读成为了最浪漫的教育。




独享书赐予的静之美

孙新凤

可以这么说:读书可以使人饱览世间万种风情,细品百味人生。果戈理说,书是嘹望世界的窗口。惠普尔说,书籍是屹立于时间海中的灯塔。从这些对书的美誉中,我们不难相信,读书确是医愚、解惑、乐志和忘情的绝好方式。

第一本要分享的是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老师把做最好的教师,应该拥有着教育的情怀总结“为三心三家”:拥有一颗童心、拥有一颗爱心、拥有一颗责任心。最好的老师要努力做一个专家、思想家、心理学家。用心灵赢得心灵。因此,教育中真正的爱,意味着对学生的成长以至未来一生的负责。“爱”、“理解”、“尊重”、“平等”与“责任”在李老师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正是教师的气度,教师的魅力。在此分享著名教育家镇西小语:“教育是心灵的艺术,爱心是教育的灵魂”。

第二本要分享的书是《追风筝的人》,小说主人公阿米尔同哈桑的故事,只要是能够沉下心来阅读的人,都会被其中直指人心的情感打动,也会从中折射出自己曾经有过的心绪。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他想要追逐的风筝,希望每个人能够抬头凝望蓝天,怀着一颗充满爱与希望的心,勇敢地为自己追逐梦想,不要后悔,不留遗憾。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应该成为书籍的王国。”爱好读书应该是教师的职业素养和习惯。当我们捧起书来,会汲取越来越多的知识营养,获取越来越多的精神财富;阅读经典,丰富人生,让生命在阅读中更加精彩。


曾国藩的正面与反面读后感

张明

其实在某些方面读书和听评课一样。一是要多读多。书读的多了,收获自然就多了。二是要多想,扬长避短,书中的理念要和自己找到契合点,即要善于吸取方法,对于不足,自己也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从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三是要多记,把人家好的内容、思想、方法、经验记录下来,日积月累,厚积薄发。

曾国藩这个人的书很多,他就是一个现实版的成功学典范,天生并不聪明的他,凭借自己的勤奋和恒心,走上了人生的巅峰。透过曾国藩的人生,有力的证明了,人生的主导权在自己手里。勤奋,坚持是开启成功之门的钥匙。    

下面,带着我对他的崇敬,总结一下对我感悟最深的点:

第一点:曾国藩考了7次才考中秀才,还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但也说明他是一个有着超凡韧性的人,就和咱们的高考一样,大多数人估计两三次考不上大学就放弃了,但他没有,反而越挫越勇。充分证明了有志者事竟成。

第二点:不懂的就学到懂,不会的就学到会,认定的十年如一日的坚持下去。

第三点:及时总结反思,他真正做到了每日三省

第四点:无论在什么时候他都保持自己的原则,恪守底线。

五点:一辈子都在学习。他对知识的追求已经超越生命。

这本书,我一直被感动着,真的非常有必要好好学习曾国藩,多给自己一些力量去活好我们的人生。

阅读是学习的基石,是教育的根;没有教师的发展,永远不会有学生的成长;没有教师的幸福,永远不会有学生的快乐;一个理想的教师,应善于在读书学习中认识自己,发现自己;一个人永远不会超过他追求的目标;同样,一个人也永远不会超过对自己的评价!


读书论坛发言

赵卓

我们生活在一个网络无处不在的世界中,在网络中海量的信息轻易可以获取,但为什么我们还要读书呢?我个人认为书与信息最大的不同是,一本书可以同时承载别人的知识、经验以及语言表达,在出版时又要经过专业的编辑把关处理、校对核实,所以信息量足够大、相对专业、准确,而又不会纷乱糟杂。信息积累的越多,未必就越有用,但书读的越多,我们看世界的角度就会越高。从这个角度上讲,我们在每次阅读中,其实都是站在别人的肩膀上在进步。你阅读牛顿,就是站在牛顿的肩膀上看世界,你阅读柏拉图,就是站在柏拉图的肩膀上理解世界。如此一来,你会发现你的世界远比你曾经认知和想象的要宽阔很多。


灰度决策》

李立灵

       现实中,非黑即白的问题少之又少,大多数的问题都处在“灰色地带”。一个领导人合理地掌握合适的灰度,是使各种影响发展的要素在一段时间和谐,这种和谐的过程叫妥协,这种和谐的结果叫灰度。灰度决策考验着你的决断力,管理能力,甚至观照着你的人性。

     《灰度决策》这本书用了五大问题构建了灰度决策的思考路径。“净”结果是什么?我们的核心义务是什么?当今世界什么奏效?我们是谁?我能接受什么?这五大问题为我们提供了很重要的管理哲学,即一种气质,一种态度,一种内心思考的习惯,一个行为的向导。

      灰度决策深刻考验你的人性,即秉性,习性,天性。作为一个人,如何去习性,化秉性,复天性是终生的难题,王阳明先生说的“吾性具足”也就是这个意味了。


阅读与人生

赵红

在吕校倡导“做书香教师,创书香校园”的背景下,我回顾了自己的阅读经历,有收获、有遗憾、有反思……

阅读分两类:1.广泛阅读,博览群书。

2.功利阅读,根据需要从书中寻求答案。

这两种阅读在我的人生过程中都有经历。应该说儿时的我、少年的我真的是做到了广泛阅读,虽说那是一个精神文化相对匮乏的年代,幸运的我有一对书香父母,家中的藏书、各类报刊杂志就是我全部的精神世界,在那个世界里我与各类英雄人物对话;与童话故事的公主王子分享爱情;在时空隧道里展望未来科技;在政治军事读物里运筹帷幄……人生初期的阅读丰富了自己的视野,对人生有了粗浅的认知……

 工作后,我发现一个人一辈子真正做好一件事都很不容易,广泛阅读逐渐被功利阅读所取代,“书到用时方恨少”,把自己的教育工作做好,需要有专业知识的提升,需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及各类新观念、新方法的学习,这个阶段的阅读是我工作的一部分,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

 不知不觉进入了人生的下半场,好似又回到了童年,广泛阅读让我的精神世界丰满充实,目前更喜欢读一些人物传记类书籍,品读别人的人生故事,照亮自己的生活道路……

 今天我推介给大家的书籍是《民国人物列传》(上下册),本书是一位历史学者所著,以纪实的手法展开了一幅群生相。在那个社会转型时期,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书中各类人物们依然用生命的张力报效着自己的祖国,政治家、艺术家、教育家、军事家、科学家……让我仰望、让我尊重……

 我在阅读中找到了生命的共性:酸甜苦辣兼有,快乐烦恼并存,这让我学会豁达地面对人生。我也读出了生命的个性:那就是每个人的追求不同,付出的努力不同,最终的价值就不同……

 我思考自己的人生,即便是职业生涯的晚期,也不能放弃人生的追求,让自己活得有价值、有收获、有快乐!

 书籍是人类最廉价的滋养品,阅读让我们精神世界的天空洒满繁星……


读《真实的幸福》

马楠

马丁.赛力格曼--积极心理学之父,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著作超过20本,真实的幸福这本书销量达到200万册!畅销全球20年。

赛力格曼旨在帮助人们追求真实的幸福与美好的人生。本书围绕为何我们会有幸福感?谁会有很多的幸福感?如何能在生活中建立持久的幸福感而展开,其中还包含许多测试,如生活满意度测试,感恩测验等。这些测验帮助大家深入了解自己的幸福感以及突出的优势,最终实现幸福、有意义的人生。

第1章为什么要幸福?

两位修女,一位在自传中写到:决心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幼儿教育,在修道院的日子非常愉快,很开心期待与慈爱的天主一起生活;另一位修女在自传中写到:我是家里七个孩子中的老大,愿意倾心尽圣职,宣扬教义,完成自我修炼;第一位修女98岁了,仍然很健康,几乎没有生过病,第二位修女59岁,中风过世。我们发现,第一位修女在自传中用了非常愉快,很开心期待,第二位修女在自传中找不到积极的气息,只是沉闷。

杜乡微笑,法国一个叫杜乡的人,研究一张毕业照上的141位女生,有的人笑得很灿烂,有的人只是礼貌性地提了提嘴角,在许多年后调查他们对婚姻以及对生命的满意程度时,得到的结论是:拥有杜乡微笑的人更可能结婚并长期维持婚姻,在以后的日子过得也比较如意。

以上两个研究告诉我们,拥有积极的情绪与微笑,可以决定寿命的长短以及婚姻幸福。

塞氏幸福法则: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未来不全像你想象、抓住现在的幸福;

实现幸福人生应该具有五个元素,要有积极情绪,要投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做的事要有意义和目的,要有成就感,这五要素不仅能帮助人们笑得更多、感到更满足,还能带来更好的生产力,更多的健康以及一个和平的世界。

总而言之,只要对过去的悲伤随他而去,对现在的幸福好好珍惜,对将来的问题坦然面对,我相信,那就是最幸福的人。


读书,遇见更好的自己

杨彩霞

2021年有时间、有心境、也有需求读了一些文学类、历史类、励志类、教育类、专业类、心理学类的书籍,这些书对我影响很大,我想说:“读书,让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人性的弱点》,打开了我的心灵之窗,改变了我的处事态度,净化了我的心灵,让我走出了消沉,转变了心态。

读《中国教育报》、《上海教育》、朱永新的《教育小语》、《这就是芬兰教育》等等这些教育类的杂志、报刊和书籍开使我开拓思维、提高眼界,放大格局,提升教育情怀和个人境界,使我在工作中更注重德育,更注重学生的创新精神,更多地为学生能获得终身幸福为出发点规划年级的工作。

读《认知觉醒》让我能正确认识自己,让内心更淡定从容。

读书,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让我们都行动起来,从微改变做起,慢慢地喜欢读书,爱上读书,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遇见更好的自己!


读书分享《王阳明心学的智慧》

杨卫中

      王阳明是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是心学的重要代表人物。这本书阐释了王阳明在立志、修心、仁爱、至诚等方面的人生智慧,心是天地万物的主宰,心外无理、心外无物,是心学说的基本观点。

      王阳明用一生的经验总结出一句话:“心左右一切”,做任何事都源于内心。心中所想会影响我们的行为,一颗平静而宽容的心能够令人体会到工作和生活的快乐,而一颗躁动沉重的心则会令人陷入黑暗之中,只有以修心为先,日日更新,不断自省,清除杂念,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方向。


《中华十德与国学》

高茜

      北京大学钱理群教授在大学生中提出一个概念,精致的利己主义者。而在当今高中生中表现出的对他人冷漠,对班级冷,甚至对家长冷漠的现象,引起学校的关注。面对这个问题,学校给每个班推荐的《中华十德与国学》很值得一读。

       这本书开篇告诉我们:人无德不立,家无德不宁,业无德不兴,国无德不存。我们中华民族有优秀的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我们教师更要肩负起历史使命,通过读书把中华民族的德,根植进每个七中学生的心里,用高尚的道德滋养他们的心灵,转化成他们学习生活的常态,为学生的成长和将来的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读《正面管教》有感

孙琳佳

"和善而坚定"这五个字是我读完《正面管教》这本书之后,在我脑海中印象最深的几个字。这本书带给我的感觉就是,作者用平时的语言讲解他的观点,通过具体的案例进行分析,并且还给读者提供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方式和方法,也就是作者所说的"正面管教工具"。对于家长来说,这本书可以教会他们成为更加称职的父母,对于教师来说,它可以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加合格的老师。

首先令我感触较深的就是作者提出的"和善与坚定并行"以及"赢得孩子"。孩子是随时随地都在发展和变化的社会人,他们有着自己的思想和信念,都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能简单地归结为批评和奖励,我们应该在让孩子形成良好自我价值感的基础上,培养孩子对自我的认识以及对老师和家长的认可和信赖。我们要做的不是"赢了"孩子,而是"赢得"孩子,得到孩子心甘情愿的配合。我们要培养的学生应该有自己的道德准则,并知道自己要如何去做的人。作者告诉我们其实想要赢得学生的合作并非难事,只需要经过四个步骤∶

1.表达对孩子感受的理解;2.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3.告诉孩子你的感受;4.让孩子关注解决问题。

当孩子的思想或是行为不恰当时,帮助孩子分析接下来应该做什么,让孩子学会自己分析和总结,最终与孩子一起选择最佳的解决方案。这种方式的好处就在于,可以减少孩子的负面情绪,从内心深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还能对解决方式更加认同。对教师来说,正面管教既不会让学生感到屈辱,也不会让老师感到屈辱。它建立在互敬与合作的基础上,教会孩子学会对他人理解和宽容,对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起责任。这样好的教育方式,确实值得我们在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进行大胆的尝试。

《正面管教》这本书,还有很多理论和例子,启发人在教育上着重细节、采取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让孩子在和谐、友爱的环境中快乐健康的成长。



栏目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