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科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高中科研 > 正文

战“疫”背景下,保定七中高中教研处组织“线上授课学术大论坛”

作者编辑:保定七中 点击次数:2618次

疫情吹响了教学改革的冲锋号,在没有完全复课的背景下,目前线上教学依然是一种常态。

近日,保定七中高中教研处组织各教研组以学术论坛的形式对线上授课的得失成败进行了研讨、反思、总结和提升。学科组的老师们积极踊跃,以论文的形式从不同角度阐述了线上学科教学的策略、建议与想法,体现了我校教师勤于思考、善于研究、勇于探索的精神。

高中教研处将认真评审,择优推荐。学校会把这些教师的原创论文陆续发布在公众号上,欢迎大家互动留言,以促进我校未来“智慧好课堂”的进一步优化与推广。

第一篇


战“疫”背景下,高中历史线上教学的有效策略


保定七中  高二历史组白敏

作者简介:

白敏:硕士,2014年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史专业。多次在学校组织的大型教研活动中展露风采,频频获奖。两次获市级做课一等奖。2019年在“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说课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同年在竞秀区“千人领军计划之当代好课堂”荣获展示课一等奖。受到教育专家冯恩洪校长的充分肯定。是保定七中冉冉升起的教学新星。

摘要:本文探索了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新模式,通过课前的云交流,课中问题驱动,课后个性化作业的闭环设计,构建了历史线上教学的优化方案。就历史线上教学而言,如何结合时政,聚焦学科素养,本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文希冀通过对在线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为教育同仁提供多角度的参考和借鉴。关键词:线上教学模式,云交流互动,问题驱动,实时对话。正文:庚子年始,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肆虐中华。为了助力疫情防控,响应教育部“停课不停学”的工作部署,全国范围内的线上教学全面开展。老师们主动担当,凝聚智慧,精准备课,合力为抗击疫情保驾护航。“战疫中的线上教学虽然是应急之举,但也是深入反思和改进教育的机遇和起点。”

一、结合时政,聚焦学科素养

时事一直是高考关注的焦点,这场全国范围的疫情改变了国人的生活。作为历史学科,我们一直秉承历史照进现实,生活即教育,世界本教材的理念。因此,在线上教学中我们补充增加了时政热点“人类历史上的瘟疫”和“危机下的国际合作”等专题。在专题设计和实施过程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离不开“互联网+教育”的思维模式。教师需要从互联网寻找契合教学目标的史料和论据。学生在完成项目式学习中也需要依托互联网完善自己的观点。疫情期间的历史线上教学,开辟了“互联网+教育”的一片试验田。在互联网日益发达的今天,泥石俱下的海量资源呈现带给学生不仅仅是知识、信息的大爆炸还有各种价值判断和历史解释。比如有的外媒宣称疫情是中国治理的失败,有人认为抗疫体现我国制度的优越性。历史教学要引导学生尊重事实,考虑时空观念、研究者的立场、研究方法、掌握的材料多寡等。通过教师由浅入深、鞭辟入里地引导,让学生形成“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要贯彻在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做到潜移默化和润物无声。在核心素养的立意下,基于大量的史料实证,比如历史上的疫情专题,加入欧洲历史的“黑死病”通过列举薄伽丘《十日谈》的创作内容,欧洲庄园经济解体,基督教地位动摇等史实,来说明黑死病是是如何改写欧洲历史的。互联网为线上教学增添了生动的的史料补充,引导学生扩宽视野,深化视角,做出历史解释,以史为鉴,增强学生战“疫”的信心。只有在历史核心素养浸润下的教学,才能将教育改革的内核根植于学生的内心。而时政热点与课堂的结合,才能真正活化历史。正如克罗齐所说:“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历史的现实性就是历史与现实的连贯。过去只有与当前的视域相重合时,才为人所理解。”疫情加快了高中生与社会的连接,让学生对“国家力量”,“国际担当”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历史教学应引领学生铭记和认识当下“鲜活历史”,促使他们思考和探索抗疫之道。在疫情背景下的线上历史教育,通过教师的适时引导和反馈,不仅让学生增加对在线学习的接受程度,更会让学生在文化维度上产生情感的共振,完成历史学科教书育人的终极目标。

二、创新求变,探索历史课堂线上教学新模式

1、课前云交流,集思广益重学情。为了保障在线授课的效果,课前历史备课组利用钉钉、微信群等进行深入、细致的网络研讨,制定了详细的教学安排。借助云平台,大家共享资源。一堂课的教学设计我们可以吸纳百家之言,利用“吾道在线”和“金山文档”,实现了多人同时在线编辑,不同教师可以分作不同的界面,集思广益,协同备课。通过这些平台,所有页面可以自动保存在云端账户,只要有网,登陆即可,点开就放,这就是行走的ppt 和word。我们还参加了各种线上培训会,聆听专家和一线教育名师的方法传授和经验介绍,从中汲取加经验方法应用到自己的课堂实践中。一线教师受益于资源共享,提高自己的学科储备和教学能力,达到共享教育智慧的目的。学生方面,教师课前利用微信钉钉群等在线发布历史课程的教学计划,让学生了解课程的任务,做到心中有数。通过北师智慧云平台,针对授课内容,推送相应的微课和学案,收集学情。通过对学情的判断,制定本课的重难点。教师在大数据统计下进行针对性备课,避免了教学工作的盲目与低效。此外,高中历史课堂要达到师生“共情”,离不开感性素材的支撑。在设计教学材料时,要符合教育教学的发展规律。课件、动画、视频、音频的设计要精美、生动,以求最大限度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不同形式的素材穿插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帮助教师更好地传递信息,促进学生消化理解。2、以问题为驱动,实现在线互动。历史课堂线上教学一定要避免教师全程讲授、学生只做笔记的满堂灌方式。线上教学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线上授课时,老师要提高课堂提问的频率,激发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在课上善于利用平台的互动功能,如屏幕共享投票、随机连麦、分组点名等,及时了解学生的在线情况督促学生保持专注力。教师在提问时把握历史学科的规律和特点。问题的设置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既要避免过于简单的知识提问,又要避免认知负荷过高的问题。另外,在线教学互动时可能会出现网络卡顿和延迟等情况,教师一定要给予学生充足思考的时间和足够的信心。在历史课堂中会有很多充满思辨性的问题,线上教学打破了传统课堂学生举手回答的单一互动方式,学生在评论区可以互相评论,即时发表自己的见解,促进历史多元思维和个性的发展。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任务,提出一些探究性的共性问题,发起小组合作。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线思考讨论、交流,掀起头脑风暴。教师借助白板和屏幕共享让学生涂鸦和分享的方式展现自己的观点,展开课堂辩论。同学们可以在留言区各抒己见,分享自己观点,同学间互动、互评,提高在线教学的有效性。3、基于史料的在线深度开放学习历史学科知识具有多元性,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知和反思历史。历史课堂可以加入专题式的线上教学模式。比如设计以“工业化与生态破坏”“经济危机与国际联动”“全球化与趋利避害”等与高中历史有密切关联度的内容作为项目式学习的主题。课前利用互联网和云平台向学生分享与教学相关的延伸阅读材料,激发学生思维,开拓学生的视野。课上分配给各小组不同的任务,为学生提出明确的任务清单,为每个小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反馈。比如有的小组围绕专题“历史上的疫病”,搜集历史上疫病的相关史料、文献。有的小组展开“现实中的抗疫斗争”的延伸调查问卷。各小组在微信群里相互沟通协作。小组之间实现在线问题答疑,形成组间互动。最后,经小组长整理,在课上反馈,最终由老师进行评价和总结。线上开放课题教学时,教学教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当学生学习的“脚手架”,把重心放在过程监控、答疑解惑和学习评价上。课题可以深入延展到课下,学生在家利用网络资源,补充完善。通过项目式学习,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角色由单纯的传授知识转变到师生共建。通过信息技术搭建起师生交互,生生交互的桥梁,增强虚拟教学的教学体验。基于史料的深度开放学习,实现问题到文化的深度追踪,引领学生总结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智慧。4、个性化作业,在线云指导,课后实时对话。知识的识记和背诵是历史学科的基础。结合学情,我们探索出适合本学科的一套检测学习的模式。我们对学生提出具体的背诵要求,由家长监督完成,传发到对应的小组群中,任课老师跟进检查,家校配合效果显著。在课后作业的布置方面,书面作业的形式尽量多元化,包括填空,笔记,课后练习,单元小测等多种形式。为了提高线上教学的效率,我们还布置思维导图的作业,解决历史学习中碎片化、不系统的不足。通过学生自主构建思维导图让学生由被动的输入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输出性的学习,既促进学生记忆,更助于学生理解。多样化的作业布置不仅丰富了学习的内容,改变枯燥单一的作业模式还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提高了网课学习的效率。课后均建立了答疑群,在线云指导,实时对话。在答疑解惑中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知识与方法的交流和思维的碰撞。线上的课下辅导成为真正构建师生课堂对话交流的平台。课后借助大数据的反馈,进行科学分析,发现学生学习的疑点、盲点。同学们通过反复观看视频和老师们发送的线上复习资料,进行自学。通过作业和考试的反馈,让网络教学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三、线上教学,助力历史教师的专业成长

线上教学带来修炼和体验教师的新角色,提升教师能力和素养的新机会。长时段的线上教学给只满足于单向枯燥的教学模式的教师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线上教学互动不足的情况下,历史作为人文类学科,没有过硬的学科素养和教学魅力是很难抓住学生的。这就要求历史教师思考如何将讲学做到生动有趣,简明高效,又富有个人风格和教学艺术。在线上教学探索的过程中,很多教师对技术的驾驭更加娴熟,逐渐熟练掌握了各项信息技术的手段,提升了信息化的水平。很多历史老师学会了绿幕抠图、音画同步、利用喀秋莎制作高水准的微课等等。在线教学的试水促使很多老师成为了既懂教学又会技术的斜杠老师。然而“经师易得,人师难求”。传道受业解惑的经师易求,用行为、言语影响学生的人师难遇。在疫情之下,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件,也引发了我们对于人类生存和命运的思考。人类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一片坦途,历史教育工作者要肩负起承担了时代所赋予的使命,既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力求成为经师,更要追求成为人师!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不能被应试和现实束缚住手脚。历史教师不是知识的搬运工,新时代的我们肩负着启迪学生智慧心灵健康成长,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重要使命。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使历史课堂充满人文情怀,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 

结束语

正如历史发展证明,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疫情来临给一线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巨大挑战的同时也释放了教育巨大的潜力和可能。教师要充分利用这次特别的经历和体验,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思考未来教育发展的诸多可能。线上教学带来了课堂转型的契机,我们要不断加强实践探索和理论研究,将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完美地融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器以载道,学以成人”。


参考文献:文东茅.战“疫”之后,更呼唤“人师”[DB].未来教育家,2020,3.姜秀珍,杨彦勇.浅谈历史课堂中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J].新课程·上旬,2015(1):88-88.肖骏.疫情之下中学英语在线课堂的思考与实践[DB].四川嘉祥教育,2020,3,25.林书兵,张学波.从问题到文化:智能终端进课堂的素养审视[J].中国电化教育,2020,(4):60-67.井靖,何红旗,王志刚,殷冠英."O2O教学模式"在大学计算机专业教学中的应用原则[J].计算机教育,2016(2):85—89.


栏目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