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高一语文 程凤先老师: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1758次

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程凤先
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自主学习的表现,也是现在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的基本要求,作为教育者,要重视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思维起始于问题,亚里士多德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问题意识。这在我国古代就已形成普遍共识,两千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我国著名学者陆九渊的观点则更为精辟,他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理学大师朱熹也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这些都是对问题意识的充分肯定。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
语文教学尤其应注重对学生自主思考质疑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开发学生思维,花大力气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语文新课程标准也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应充分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社会是语文教学的大课堂,带领学生走进社会,关注身边的语言现象,不但能够  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思考和感悟,而且还能增强他们学以致用的观念。陶行知先生早年倡导的“生活教育”就是以社会为课堂,以万物为导师,主张学生向社会、大自然学习,在享受社会、大自然给人类带来的无穷乐趣时,又能激发他们挑战大自然的无穷遐想,这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最有效的一种途径。
在语文教学中重视课堂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在探究环节中适当的导入与课文相关的同时又是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课外资源,从而将学生的现实生活与课文巧妙地联系起来,更易于学生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同时也使课文内容向现实社会延伸。例如有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常识提出《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那么能干、美丽,为什么焦母不喜欢?刘兰芝“左手执刀尺,右手执绫罗”,她是“左撇子”吗?更贴近生活,这必然会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青少年思想活跃,求知欲旺盛,对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问题意识的种子。然而这颗种子能否萌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有一个适宜的环境。教师淡化教师权威,教材权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彻底摒弃在课堂上一切以教师为中心的“老师问,学生答”或“一言堂”的传统教学观念。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励学生求新求异,敢说、敢问,不困于现存的“框架”,不拘泥于“标准答案”。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对教师、教材质疑。温伯格说:“不要安于书本给你的答案,而要去尝试一下,尝试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自由的呼吸”。例如可以按学生座次进行分组,这样有利于小组之间交流,讨论、提出见解。老师在学生讨论时,走到学生中去,听从他们的讨论,这样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在这种散而不乱的民主格局下,学生的思维不受到老师的挟制,问题意识和创新思维将大为增强。


因此,加强问题意识的培养,让学生从无问题意识到能产生问题意识,从潜在问题意识到能提出问题,从能提出问题到能提出“好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素质。
栏目导航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