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随笔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师生随笔 > 正文

宋捍强: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作者编辑:admin 点击次数:2018次

怎样把学生从事实引导到抽象真理

——学习《给教师的建议》有感
宋捍强
学生学习从形象思维开始,需要具体事物的支持。随着年级的增高和知识的增多,学生抽象思维逐渐发展,并逐渐成为认知的主导。学生学习和认识事物,这两种思维经常互相渗透和协同,相得益彰。但这二者并非平行和对等,而是抽象思维越来越显出主导地位,因为人不可能事事亲临和直观,理论的生发和能力的生成,更依赖抽象思维的发展和成熟。
在学习中可以发现这么一种值得思考的现象:随着知识的增多,学生认识能力逐步提高,学习该越来越轻松才是,的确,就是有相当的学生显出越来越强劲的学习潜力;但不可否认的是,却也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却越来越感到学习吃力,甚至沦为差生。
这是为什么?当然,除了智力差别和某些客观因素外,更主要的是,学生抽象思维发展不够,教师没有充分注意到学生抽象思维的锻炼和培养,即教师教学方法欠佳。
在这方面,苏霍姆林斯基有很精辟的论述。
——你们一定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学生很好的记住(背会)了规则、定理、公式、结论,但是却不会实际运用自己的知识,有时候还简直并不理解他背会的东西的内容实质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人们平常会说:“这是学生没有理解而死背出来的”。但是为什么学生会死背呢?应当采取什么措施来防止死记硬背这种有害的现象呢?
——识记(记熟)应当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你应当引导学生,通过理解(认识)、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不要让学生去记诵那些还不理解、没有完全弄懂的东西。由弄懂事实、事物和现象,到深刻理解抽象真理(规则、公式、定理、结论)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
——有经验的教师在对儿童进行教学时,能使识记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实、事物、现象中去)的过程中进行。
——一个有经验的教师,并不让学生花专门的功夫去记诵规则和结论:对事实的思考,同时也就是对概括的逐步的识记。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这段论述,苏霍姆林斯基科学地论述了抽象思维的培养过程:要让学生“弄懂大量的事实、事物和现象以后再进行识记”,而“由弄懂的道路”,“一定要经过实际作业”,“而完成实际作业就正是掌握知识”。
“识记在思考(即思想深入到事实、事物、现象中去)的过程中进行”。
“对事实的思考,就是对概括的识记”。
“思考和熟记的统一表现得越鲜明,学生的知识就越自觉,他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就越强”。
即抽象思维的形成,要让学生自己通过练习,自己发现、自己概括出规律,而不是相反。没有抽象思维的发展,就没有将来学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
而我们平时教师是怎样教学呢?恰恰相反,“重记忆,轻理解”,“重概括,轻作业”“重识记,轻思考”,“重识记,轻过程”。经常是,没有学生的充分练习,而是由教师通过例题讲解,或学生很少的练习,就由教师匆忙地概括出规律,然后就让学生记忆。这样做的结果,好像是“速度快,效率高”,实则适得其反。因为这样学生并未经历知识理解能力形成的历练过程,依然落入死记硬背窠臼,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并未达到锻炼和形成,以后遇到教师继续大量灌输知识,必然造成学习困难,甚至成为差生。


因此,轻过程,表面的快,轻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以后学生学习更困难,造成以后更严重的慢,不足取;而重过程,表面的慢,注重学生抽象思维的历练,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收获的是以后越来越强劲的快,我们当为。
栏目导航
Baidu
map